香港資優兒童家長會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資優教育資訊
    • 教師篇 >
      • ​你的學生是資優生嗎?
      • 給老師的話
    • 學生篇 >
      • 你是資優兒童嗎?
      • 資優兒童的需要
    • 家長篇 >
      • 給家長的話 >
        • 個案故事
        • 培育資優兒心得
      • 資優兒童的需要
    • 評估機構
    • 參考資料
  • 會員區
    • 資優文章分享
    • 會員分享
    • 學生分享
    • Facebook
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成為會員

會員分享

台灣/美國國小數學教育專家:重複練習絕對不是學習數學的正確方式
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08-01-06 14:20:39

陳恆光/報導 
 將五張正反面依序寫著1至10數字的紙卡隨便一扔,只要知道出現幾張奇數,不看全部紙卡就能馬上算出所有朝上數字的總和,是魔術?還是數學?一張圓形色紙,陸續折成三角形、梯形、菱形,最後甚至變成三角椎、小方盒,單用觀察就能概略推測這些形狀與圓形的比例…這又是什麼戲法?還是又屬數學的一部份? 

 沒錯!這些數字或圖形「遊戲」,不是魔術也不是戲法,它們就是數學。美國知名數學教育家Dr. William Speer於6日在一場演講中,帶領台下近200位聽眾體驗不同的數學學習方式,不論是家長還是大小朋友,大家都主動參與每個數學遊戲,整場演講下來不只聽得津津有味,也充分達到腦力激盪、玩得十分盡興。直到結束,許多學生與家長依舊在現場熱烈討論剛才學習到的數學習題。 

 Speer強調,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嘗試去學一些問題解答的方法,透過一些有連續性的問題去試著解答,這是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態度。而且不是給學生解答後就不理他了,因為解答只是學習數學的一部份。例如要辦一場活動,主辦的同學應該買多少食物才足夠?想要知道答案,便應讓同學們試著透過發問:總共邀請多少人?活動會持續多久?每個人的食量大約多少?等相關問題去獲得最後答案。 

 為讓國小學生與家長、教師有機會一窺美國數學資優教育的面貌,全國學生學習成就測驗協會特別邀請Dr. William Speer來台舉辦公益性的專題演講。6日上午首先登場的是「數學資優生的問題解決模式與解題策略:從面對問題和問題解決以發展邏輯思考和心靈聆聽習慣」演講,主要針對國小數理資優生與師長。9日下午則將舉辦「從“跟從別人的解決之道”到“發展個人問題解決方法”的轉變」演講,主要對象為公私立國小數學科或數理資優班教師。 

 對於現場家長所關注的「家長如何學會這套協助孩子數學學習的方法?」,Speer表示,首先我們不應該讓孩子認為數學是很難的問題或課程,同時還要培養他們正確學習數學的態度--「試著去解決問題」,不要用一句「我不知道」回答。其次,數學問題的作答只是學習數學的一部份,真正學習數學的情境應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。例如可讓五、六歲的孩子試著付款,從中練習數學加減。 

 他強調,家長們同時也該想想哪些是不應該給孩子的,像是直接給孩子正確解答,或者是不斷重複的練習。對數學的學習來說,多練習單一的數學題目、重複的練習數學習題,絕對不是正確的方向,這其中只是不斷的練習,並非真正解答數學問題。 

 6日演講現場氣氛十分熱烈,學生與家長都充分參與。2007年AMC8全球年紀最小的滿分學生張賴和與家長一起參加演講,並即時作答一題數學題目。另外,因孩子有事無法參加、代替孩子參加的徐爸爸則覺得受益良多,回家也要馬上「現學現賣」,教孩子玩數學!徐爸爸認為,跳脫課本或為了考試而學的數學,這樣的開放式學習方式,不但能讓孩子更喜歡數學,也能讓他們獲得更多成就感。 
 
【中央網路報】

聯絡我們

Submit
郵寄地址:九 龍 尖 沙 咀 郵 箱 90571 號

查 詢 或 留 言 可 致 電 資 訊 聆 : (+852) 3005 7711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資優教育資訊
    • 教師篇 >
      • ​你的學生是資優生嗎?
      • 給老師的話
    • 學生篇 >
      • 你是資優兒童嗎?
      • 資優兒童的需要
    • 家長篇 >
      • 給家長的話 >
        • 個案故事
        • 培育資優兒心得
      • 資優兒童的需要
    • 評估機構
    • 參考資料
  • 會員區
    • 資優文章分享
    • 會員分享
    • 學生分享
    • Facebook
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成為會員